健康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近年来,区卫健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卫生健康体系,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卫生健康事业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六合卫健人步履坚定,...
主持人:看病问题,一直是民众关心的头等大事之一。能不能在家门口享受优质的医疗资源?县域医疗服务水平能不能满足人们看病需求?如何提升基层的医疗服务水平?这些一直是老百姓最关注的民生话题。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六合区卫健委副书记、副主任孙丰博做客本期节目,与我们一同交流卫生健康工作。下面有请孙丰博!
孙丰博:主持人好!各位市民朋友们,大家好!
主持人:欢迎您的到来。不久前,我们线上广泛征集了市民朋友们对六合卫生健康工作集中关注的问题,了解大家对健康六合工作的看法和建议。今天我们梳理和总结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请您和大家聊一聊。
孙丰博:很高兴今天有机会跟广大市民朋友们在线交流,感谢大家对六合卫生健康事业的关心和支持。今天我会围绕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交流,也会认真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让大家对健康六合建设有更全面的了解。
主持人:请您先介绍一下六合卫生健康机构的基本情况,让观众朋友们对全区现有的卫生健康资源有个基本的了解。
孙丰博:好的,主持人。六合区下辖8个街道1个镇,105个村居,2023年户籍人口63.54万人。我区现有公立三级综合医院1个,即六合区人民医院;公立二级医院3个,分别是六合区中医院(江苏省中医院江北院区,二级甲等中医院)、六合区第二人民医院(区精神病院)、六合区妇幼保健院;公共卫生单位2个,分别是六合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六合区无偿献血工作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个(其中竹镇镇、金牛湖、东沟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达二级医院水平),村卫生室110个。目前基层医疗机构开放家庭医生工作室35个,签约服务团队116个。另外全区还有110余家民营医疗机构,作为公立医疗机构的有益补充,共同构成六合区卫生健康服务体系,为全区人民提供卫生健康服务。
主持人:感谢您的介绍。今天我们访谈的主题是“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助力健康六合”。孙书记,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我区健康六合建设工作是如何推进的,包含哪些内容,工作成效怎么样?
孙丰博:近年来,我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决贯彻落实健康优先理念,实施健康六合建设行动,加快省级健康促进区建设步伐,不断推进全区卫生健康事业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
为推进健康六合建设,2020年4月,我区正式启动健康促进区创建工作,出台了《“健康六合2030”规划纲要》、《六合区建设江苏省健康促进区工作方案》,全面部署、全面动员、全面推进,切实提高建设健康六合的思想意识,凝聚工作合力。2021年,我区又把省级健康促进区建设工作纳入区政府重点工作任务和《六合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2022年3月,六合区被评定为江苏省健康促进区。2024年3月,我区又出台了《落实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健康六合建设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健康六合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
在健康六合建设推进过程中,我们积极培养健康团队,推进区疾控中心等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和人员能力建设,机构和人员能力素质得到强化,为健康促进区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专业技术支持,培养了一批业务精湛、素质优良的健康教育讲师团队。同时积极培育健康人群。在区内广泛普及健康养知识,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逐年提升,2023年人群健康调查评估显示,全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43.17%,相比2019年26.9%、2020年38.7%实现了较大提升;2023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达到51.1%,96.54%以上的学生达到学生体质健康合格以上等级。另外我区还持续多年开展健康家庭、健康市民培育活动,多个家庭、市民被评为市级健康家庭和个人。
与此同时,进一步优化全区健康环境,“健康细胞”工程建设成效显著。截至2023年,我区共建成省级健康街镇4个,实现市级健康街镇全覆盖;建成省级健康社区(村)34个,市级100个;建成省级健康促进医院4家,市级19家;区内中小学校实现健康促进学校全覆盖;建成健康主题公园7个、健康步道35条、健康驿站23个,健康小屋、健康食堂、健康农贸市场等其他类型健康场所56个,区内健康环境大大改善。
主持人:刚才您提到,在健康六合建设推进过程中,老百姓健康理念不断强化,居民健康素养进一步提升,而在农村地区,保障农村居民的健康状况尤为重要,关于这方面的工作,我们是怎么做的呢?
孙丰博:六合是涉农大区,农村常住人口36.78万,占全区常住人口54%。近年来,围绕提升农村健康教育和环境卫生水平,将农村健康教育、病媒生物防制等工作纳入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卫生镇村长效管理考评体系,新建健康教育宣传栏2000余个、基本实现自然村全覆盖,配备应急广播点位1000余个、实现规划村全覆盖,成为全省首批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重点任务的区县。同时,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深入开展健康讲座;通过网格员入户巡查、小喇叭循环播放健康教育音频等方式,不断提高健康教育知识入户率;积极开展科技、文化、送医、送戏下乡等活动,进一步拓宽农户获取健康知识的渠道。全区105个村(社区),已建成省市级健康村(社区)100个、建成率达95%以上。
主持人:好的,通过孙书记的介绍,我们对健康六合建设有了大致的了解。健康是人民幸福的重要保障,能不能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是市民朋友们热议的话题之一。接下来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近几年我们六合区卫健委在提升医疗资源方面采取的措施。
孙丰博:好的,主持人。区卫健委把统筹医疗卫生资源摆在突出位置,紧紧围绕解决群众看病就医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推动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我区通过“院府合作、上引下扶、突出重点、优质服务”的思路与举措,加强卫健系统的全面建设。下面我们按照年份先来捋一捋。2019年,区人民医院成立南京市儿童医院新生儿医疗分中心,区中医院“江苏省中医院江北院区”挂牌运行。2020年8月,区中医院成立中国泌尿系结石联盟华东结石病医院防治基地江北院区分中心;9月,区政府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签署《共建六合区眼病防控服务体系框架协议书》,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六合院区揭牌运营,并成立“六合区眼病防治中心”;12月,六合区人民医院成功建成三级医院,区妇保所建成南京市首家区级二级妇幼保健院。2021年,区人民医院与江苏省人民医院签约成为医联体单位(技术支持医院),南京鼓楼医院9个重点学科专家进驻区人民医院进行业务指导,区中医院挂牌成立国家区域中医(儿科)诊疗中心江苏省中医院江北院区分中心。2023年,区中医院通过市卫健委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复审,正在积极转设三级中医医院工作中。同时,我委还持续优化医联体建设。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与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医共体合作协议,并在基层开设3个专家工作室,推动区域优质医疗资源共享。通过“院府合作、上引下扶”,我区医疗机构软实力提升成效明显。
与此同时,我们还“突出重点、优质服务”,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区人民医院作为三级医院,建成20个市级重点专科,区中医院建成6个市级重点科室。通过重点学科建设,区内创伤急救水平、儿科诊治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主持人:刚才您提到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与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区域医共体合作协议,请您详细给观众朋友们介绍一下这项工作具体是怎么推进的?为区内老百姓就医提供了哪些实惠?
孙丰博:自2016年3月全面启动区医联体工作以来,区卫健委陆续开展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合作。截至目前,全区建立不同形式的医联体共7个,分别是:2个城市医疗集团(区人民医院加入南京市第一医院集团、区中医院挂牌成立江苏省中医院江北院区),2个区域医共体(区人民医院联合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中医院联合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2个区域医共体)、3个专科专病联盟(分别是南京市口腔医院口腔专科联盟、六合区外科专科联盟、六合区眼科联盟),建成覆盖所有二、三级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联体服务网络。
推进过程中,我们强化联动机制,医共体核心医院合理安排学科带头人或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专家到医共体内基层医疗机构坐诊,开展手术、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和业务培训。同时,基层医疗机构组织医务人员到核心医院接受轮训、专题培训,参加各类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参与核心医院需下转病人的查房、诊疗方案的制定。建立区域医共体联络工作群,开通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借助龙头医院的资源优势和品牌效应,强化医院内涵建设,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完善学科人才建设,推动医疗中心建设,不断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顺利完成区中医院、区妇幼保健院和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信息系统改造,实现区内医学影像跨医疗机构调阅和检查结果互认。成立“心电中心、影像中心、消供中心”三大中心,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能进行线上心电、影像远程会诊。
2023年度,全区门急诊247.8万人次,住院患者5.1万人次,手术治疗近2万人次。牵头医院带动基层开展新项目14项,新设立基层专家工作室4个,新建立联合病房9个。下派专家共2766人次,开展门诊12247人次,查房67人次,手术693台次,双向转诊350人次,远程心电诊断7483例、影像诊断33078例。区域医共体建设成效明显,进一步方便了群众就医。
主持人:医疗机构的就医条件如何、就医环境怎么样是老百姓十分关注的事项。请孙书记给我们介绍一下,在提高医疗卫生硬件设施建设方面我区有哪些举措呢?
孙丰博:近几年,我区持续推进区人民医院新建病房楼和医疗专项及配套改造工程,同时完成区妇幼保健所(院)扩建工程,完成竹镇镇、雄州和东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扩建工程、冶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异地新建项目,目前正积极筹划龙池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区第二人民医院(区精神病院)易地新建项目,全力提升区内医疗卫生机构的硬件条件和基础设施水平。
主持人:现如今,卫生健康事业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意味着基层医疗机构承担了重要的公共健康服务职能。那我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升有哪些成果呢?
孙丰博:近年来,我委不断加强基层能力建设。基层医疗机构中竹镇镇、金牛湖、东沟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省级农村区域医疗中心;竹镇镇、金牛湖、东沟、程桥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社区医院”; 积极推进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十大功能中心建设,竹镇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消化内镜诊疗中心、口腔(五官)诊疗中心2个功能中心通过省级评审;积极推进马鞍、马集、冶山、瓜埠、横梁和新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建设; 2023年冶山、瓜埠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疼痛科被评为南京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特色科室,金牛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建成四级中医馆,马鞍黄赵、冶山东王、程桥黄木桥等5家村卫生室被确认为甲级村卫生室,横梁王子庙家医工作室通过市星级家医工作室验收。截至目前,区内基层医疗机构共创建市级特色科室17个,甲级卫生室9个,标准化村卫生室24个,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得到较大提升。
主持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慧医疗为老百姓就诊带来越来越多的便利,请孙书记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区医疗信息化建设的成果有哪些?
孙丰博:我区加快发展智慧医疗,依托医院信息集成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消除了信息孤岛。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目前均已通过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四级测评,区人民医院于2022年通过国家卫健委组织的医院互联互通成熟度四级甲等测评。智慧医疗为居民就诊提供了便利。依托区人民医院建立了区域影像诊断中心和区域心电诊断中心,居民在辖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医也能获得来自区人民医院的专家远程诊断,缓解了基层医生不足和患者就医需求之间的矛盾,实现优质资源下沉。依托区人民医院建设区域共享消毒供应室,由区人民医院对辖区内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器械进行集中消毒配送,通过统一集中管理,解决了基层单位能力和资源不足的问题,有效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保障了医疗安全。
主持人:中医药在健康服务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特色优势。六合区中医院作为我区中医龙头医院,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成果如何?
孙丰博:六合区中医院(江苏省中医院江北院区)2023年通过“二甲复评”,增设泌尿外科、中医康复医学科,骨伤科被江苏省卫健委列为省级中医特色专科建设项目,儿科顺利通过市级重点专科考评。同年9月,区中医院与江苏省中医院临床医学创新中心全面加强合作,与中医慢性肾衰竭等6个临床医学创新中心签订合作协议。该院中医药研究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实现了区中医院国家级发明专利“零的突破”。历时两年,该院编纂完成了《南京市六合区中草药彩色图谱》套书。2023年该院被确立为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六合区中医院以更加优质的中西医服务为江北地区和周边群众就医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主持人:我区为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中医药服务能力采取了哪些举措呢?
孙丰博:一直以来,我们都非常注重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完成15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中医诊疗区(中医馆)建设,建成率100%,同时在村卫生室建成中医阁95个。0-3岁儿童和65岁以上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率分别达77%、72%。先后开展乡村医生中医适宜技术培训6批80余人次。连续3年组织开展“中医药就在你身边”健康巡讲100余场次,2023年6月,第一批六合区“西学中”培训班119名医务人员顺利结业。
主持人:好的,谢谢您对以上问题的详细解答。下面进入访谈的第二个环节——网友提问回应环节。我们将从征集到的网友问题中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请您为我们作进一步的详细解答。下面,让我们来一起关注一下网友们的提问有哪些?
孙丰博:感谢网民朋友们对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关心,请提问。
网友:现在六合各个医院有哪些优质的专家资源,从什么渠道能获取专家坐诊信息?
孙丰博:区人民医院除本院专科专家坐诊外,每周有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南医大二附院的多位专家定期坐诊,涉及妇科、消化内科、心血管科、呼吸科、心律失常科、骨质疏松微创外科、心脏冠脉介入、前列腺癌专病门诊、疼痛科等多学科专家坐诊,市民朋友可在医院官网查询,也可以查看医院门诊大厅显示屏、咨询服务台,医院微信公众号提供预约挂号服务。
区中医院有省中总院安排的高级职称专家37名,涉及消化、肿瘤、泌尿、妇科、儿科、风湿免疫、中医内科等方面,医院的官网及微信公众号上定期更新专家信息,公示门诊时间,院内宣传屏也会滚动播放专家信息。
区妇幼保健院与省妇幼联合开展的生长发育门诊,今年4月份正式开诊,每周六上午省妇幼儿科专家来院坐诊。另外与市妇幼合作共建的“侯莉莉名中医工作室”已在六合区妇幼保健院运行半年时间。市民朋友可通过医院微信公众号、院内显示屏、电话咨询等方式获得专家坐诊信息。
网友:现如今慢性病患者的基数越来越大,慢性病防治话题一直是很多患者关注的重点。在我们六合,居民可以享受到哪些慢性病防治方面的服务呢?
孙丰博:我区积极推行慢性病综合健康管理模式,在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设立自助式健康检测点,居民可以自助进行血压、血糖、腰围、简易肺功能等测量。医护人员坚持“六进”,为居民提供健康体检和指导,早期发现慢性病人,及时进行干预。对确诊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家庭医生会为其建立专门的健康档案,定期开展宣教、用药指导等随访服务,真正将健康服务送到百姓身边。
近年来,我们还在棠城、龙池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推进医防融合糖尿病精细化管理工作,开设牙周炎、高血压的自我管理小组活动,有效提高了居民的健康素养和自我管理水平。除了这些常规的服务外,我区还开展了心脑血管疾病、脑卒中、慢阻肺、肿瘤以及肌肉骨骼疾病筛查等7个惠民项目,居民可以通过参加项目免费进行心脑血管疾病、肺部疾病、癌症和骨质疏松等慢性病筛查,对筛查发现的高危人群会采取一系列的预防干预措施,以此来降低疾病的发生风险。
网友:我国老年人口高龄化趋势日益明显,提高老年人医疗服务质量成为社会热点话题,我区在老龄健康推进过程中做了哪些工作呢?
孙丰博:我们高度重视老年服务体系建设,2021-2022年,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区荟宁医院建成江苏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区人民医院通过江苏省老年医院的评审,马鞍街道大圣村建成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2023年,雄州街道观滁社区建成江苏省老年友好型社区。竹镇、龙袍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评为江苏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优秀单位。
近年来,区卫健系统还依托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年为辖区内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对慢性病患者进行家庭随访,指导其正确用药,病情变化时为其提供转诊服务。还完成近万名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专项普及培训。五年共开展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39.6万人次,切实为老年人撑起了健康“保护伞”,提升了幸福感。
网友:区人民医院作为我区目前唯一一家三级医院,其新建病房楼项目进展一直是大家关注的话题,这个项目现在建设得怎么样了?
孙丰博:好的,主持人。六合区人民医院新建病房楼项目于2020年正式开工,总建筑面积 6.5万㎡。地上部分面积为4.23万㎡,其中综合楼共19层,面积为3.6万㎡,传染病房楼共5层,面积为6600㎡。地下室面积为2.3万㎡,设机动车停车位315个,能有效缓解居民就医停车难题。2023年,区人民医院开工建设医疗专项及配套改造工程,工程包含医疗专项、配套设施、改造工程。项目涉及静脉配置中心、ICU、手术部、产科、NSICU等区域的净化工程、医疗给水系统,医用物流系统、固定式医疗设备和可移动式医疗设备(如CT、DSA、B超、腹腔镜系统、医护值班室设施)、医疗废水处理、医用气体、新老楼连廊工程、空调升级改造(原内、外科楼空调改造增加机组)、修复性景观改造等。预计今年三季度完工。新建及改造后的医院总建筑面积达到15.7万㎡,床位总数将达1500张。届时,将极大缓解周边群众就医压力,并对夯实六合区及江北地区医疗基础设施,增强六合人民医院优质医疗服务辐射力具有显著作用。
网友:听说区人民医院推出了“互联网+护理服务”,这项服务是针对什么人群?要怎么预约呢?
孙丰博: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失能、慢病等老年人的护理需求日益增长,出院后病人的居家护理也成为个人、家庭及社会要面对的重要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委开展了为期3年的“改善就医感受 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并推出“互联网+护理服务”。
“互联网+护理服务”是以“线上申请、线下服务”模式为主,为出院患者或患病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提供的护理服务,将护理服务从医疗机构内延伸至社区、家庭。目前全区已有240名护理人员通过专业化培训考核并获得执业证书,目前可以开展鼻饲、更换导尿管、压力性损伤护理等16个项目的专业化护理服务,下一步还将增加中医管理、慢病管理、康复指导等服务项目。
为提高知晓率,更大程度方便群众,区卫健委已通过今日六合、健康六合等媒体向社会发布“互联网+护理服务”项目及预约流程,区人民医院还在患者的出院小结里夹带宣传页广而告之。除网上预约外,患者还可以拨打57123890,会有专人通过电话来指导预约。
今后,区卫健委还将继续探索,丰富服务渠道,精准对接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需求,延伸优质护理服务内容,推动形成流程更科学、模式更连续、服务更高效、环境更舒适、态度更体贴的现代化医疗服务模式,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网友:去年六合区中医院上线了“智慧共享中药房”项目,能不能请您给观众朋友们详细介绍一下“智慧共享中药房”以及这个项目实施有什么意义?
孙丰博:为织密兜牢区域医共体网络体系,六合区卫健委集中优势资源强化中医医共体建设,依托“院府合作”,以区中医院为平台,打造区域“智慧共享中药房”建设项目。通过转变药学服务模式,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推动优质中医药资源向基层延伸,不断提高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该项目通过“智慧共享中药房”系统连通区中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联合药房信息系统”,患者只需前往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挂号、开立处方、上传系统,区中医院在系统中接单、审方后进行中药调剂,并根据患者意愿选择煎煮方式,由中国邮政快递配送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患者家中,真正让“数据跑路”代替“患者跑腿”,缩短患者就医时间。
智慧共享中药房自运行以来,中药饮片均由省中医院统一配送并实行同质化管理,实现了中药饮片服务的同质同价,中药材价格比以前整体降幅近26%,减轻了群众的经济负担,提升了群众的就医体验,切实解决了基层特别是农村地区群众取中药不便的难题。
“智慧共享中药房”项目的落地运行是推进“互联网+药学服务”方式改革的有力抓手,是真正让辖区老百姓获得医改红利的有效举措。自2023年9月1日上线运行以来,已先后在马鞍、新篁、龙袍、程桥、横梁、雄州、竹镇、棠城、瓜埠、马集、冶山、新集、龙池等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马鞍街道大营、黄兆2家村卫生室上线服务。该项目也荣获2023年南京市首届深化医改优秀案例。
网友:今年初一女生还能免费接种HPV疫苗吗?
孙丰博:为贯彻落实国家《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2023-2030年》,2024年我区将继续开展适龄女生HPV疫苗免费接种工作。
疫苗接种是宫颈癌综合防控非常有效的措施。南京市委、市政府将为在校适龄女生免费接种HPV疫苗作为民生实事,从保基本角度出发,安排初一女生(14岁左右)开展免费接种,对接种集中采购的指定疫苗予以全免,对接种其他同类疫苗予以补助。通过免费接种和补助费用,可以提高适龄女生的接种率;通过防控知识宣传,也可以激发其他年龄段女性自主接种HPV疫苗和主动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的意愿,有效预防和控制宫颈癌发生,最终实现消除宫颈癌的目标,保护女性健康。
主持人:好,谢谢您。今天,我们听了孙书记这么多的解答,相信大家对我区卫生健康建设工作有了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当然,健康六合还需要我们全区人民共同关注、共同参与、共同配合,希望各位网友一如既往地支持和关心六合卫生健康事业。今天的节目到这里就结束了,非常感谢孙书记做客本期访谈,也感谢各位的收看,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孙丰博:谢谢大家,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