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六合区人民政府

www.njlh.gov.cn

市级非遗项目 传统戏剧 洪山戏
发布时间:2021-07-13 17:55来源:六合区文旅局浏览次数: 字体:[ ]

起源于南京市六合县,流传于江苏的仪征、江宁、句容和安徽的天长、来安、盱眙。又名香火戏、童子戏,由洪山香火神会发展演变而成。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已有专业戏班。抗日战争时期,洪山戏受到新四军和抗日民主政府的重视和扶植,创作演出过许多反映抗日斗争的现代戏。"文化大革命"期间洪山戏的专业剧团被撤销,后未能恢复,现在仅有业余演出。洪山戏剧目分为三部分。早期将香火神会中所唱的神话故事改编成一批剧目,如《魏征斩龙》《唐王游地府》《秦始皇赶山塞海》等。后来改编了一批别的剧种的剧目和民间传说故事。抗日战争以后创作演出了一批现代戏。洪山戏的曲调,由基本调(七字、十字)、神曲、联弹和杂曲组成,多为一字一腔的说唱型曲调。唱腔为无管弦伴奏的徒歌,以锣鼓击节,间或有一唱众和的帮腔,属板腔体。洪山戏的表演粗犷、朴实、生动活泼、幽默风趣,具有鲜明浓郁的地方风格。

2007年,洪山戏被南京市人民政府列入首批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