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六合区人民政府

www.njlh.gov.cn

省级非遗项目 传统音乐 六合民歌
发布时间:2021-07-13 17:59来源:六合区文旅局浏览次数: 字体:[ ]

《鲜花调》可追溯到1880年,艺人郑有荣、郝余瑾在香火会上传唱。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洪山戏艺人更是广为传唱。1942年冬,新四军文艺战士何仿随部队驻营八百金牛地区,演出之余专访民间卖艺人李忠贤,李忠贤传唱《鲜花调》。何仿被优美动听的曲调打动,当即学唱并记了谱。1957年他将抗日战争时期采集到的《鲜花调》改词、加工,将《鲜花调》中其他花卉唱词舍弃,只保留第一节唱词好一朵茉莉花,原曲调未做大的改变,并定名为《茉莉花》。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首次以女生小合唱形式赴京演出,获得好评,被灌制成唱片,从此《茉莉花》开始唱响全国。1959年何仿再次修改,改后版本随中国青年代表团去奥地利维也纳演出,在国际舞台上获得好评。1965年随周恩来率领的政府代表团去万隆演出,深受周总理赞扬。之后成为经典歌曲,享誉中外。

六合是《鲜花调》的重要流传地和《茉莉花》的采集地,现已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并作为地方名片进行保护,挖掘,努力传承发展这一艺术奇葩。 2007年,六合民歌《鲜花调》被南京市人民政府列入首批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1月,六合民歌被江苏省政府列入第四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