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六合区人民政府
www.njlh.gov.cn
索 引 号: | 742397932/2022-59769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 |
组配分类: | 区政府办文件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六合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生成日期: | 2022-06-24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
信息名称: | 六合区2022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 | ||
文 号: | 六政办〔2022〕48号 | 关 键 词: | 政务公开 |
内容概览: | |||
在线链接地址: | |||
文件下载: | |||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2022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有关要求,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切实提高政策公开质量、夯实公开工作基础,更好发挥以公开促落实、强监管功能,结合我区实际,现制定2022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如下:
一、以公开助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1. 强化涉及市场主体信息公开。进一步增强涉企政策制定实施的透明度,公开相关统计数据和政策落实情况。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工作流程和办事指南,营造更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加大受疫情影响重的餐饮、住宿、零售、文化、旅游、客运等行业帮扶政策的公开力度,促进稳就业和消费恢复。加强《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的宣传贯彻,依法公开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信息,加大对联合执法、专项整治等工作开展情况的信息发布。
2. 深化减税降费信息公开。积极宣传推送各项减税降费政策特别是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各行业主管部门及街镇园区要主动邀请税务部门开展减税降费专题讲座、咨询辅导,推动各类税费优惠政策落地见效。要加大对骗取税费优惠典型案例的曝光力度。
3. 推进扩大有效投资信息公开。聚焦基础设施补短板等重点领域,加大政策解读力度,加强政策咨询服务。推进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对确需企业提出申请的惠企政策,及时公开申请条件、申请渠道。积极开展送政策上门、进园区等活动。
二、以公开助力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4. 继续完善疫情防控信息公开。严格执行疫情防控信息发布各项制度,统筹用好新闻媒体、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等各类信息发布平台,精准发布疫情防控进展信息,及时充分回应社会关切,防止引发疑虑和不实炒作。加强疫情防控信息发布工作协调,确保工作指令协调一致,增强多方协同合力。进一步规范流调信息发布和管理,保护个人隐私。
5. 强化就业稳岗信息公开。加强就业稳岗政策宣讲推送力度,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政策宣讲和推送工作,及时发布、解读灵活就业劳动用工和社保政策。加大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培训力度,帮助提升政策理解力和执行力,让各项政策落得快、落得准、落得实。动态公开技能培训政策及经办流程,扩大再次就业群众就业培训知晓率和参与度,最大限度利企惠民。
6. 推进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规定制定办法》通知要求,教育、卫生健康、供水、供电、供气、环境保护、公共交通等行业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对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办事服务、直接关系服务对象切身利益、社会舆论关注度高、反映问题较多等方面的信息公开力度,以有力有效的信息公开,助力监督管理的强化和服务水平的提升。
三、围绕提升公开效果完善公开举措
7. 探索建设行政规范性文件库。依托区政府网站“政府信息公开”专栏,高质量发布行政规范性文件正式版本,巩固政策集中公开工作成果。逐步探索我区现行有效行政规范性文件库建设,逐步建立健全动态更新机制,加强政策集中公开成果运用。
8. 深化政策解读。加强对重要政策文件及举措的解读,解读材料要突出核心内容,综合选用文字解读、图文视频、新闻发布会、专家解读等形式增强解读效果,杜绝简单摘抄文字、罗列文件小标题等形式化解读。围绕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采用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解读,提升政策咨询服务水平,并形成政策问答库,不断丰富完善。
9. 合理确定公开方式。综合考虑公开目的、公开效果、后续影响等因素,科学合理确定公开方式,公开内容涉及社会公众利益调整、需要广泛知晓的,可通过互联网等渠道公开。公开内容仅涉及部分特定对象,或者相关规定明确要求在特定范围内公示的,要选择适当的公开方式,防止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社会稳定或者泄露个人隐私、商业秘密。
四、聚焦夯实基层基础全面深化公开
10. 规范执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增强规范意识和保密意识,对拟公开的政府信息依法依规严格做好保密审查,防止泄露国家秘密、工作秘密和敏感信息,防范数据汇聚引发泄密风险。认真执行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案件审理制度。
11. 突出公开平台建设。各街镇、各部门应严格落实网络意识形态责任制,确保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安全平稳运行。配合市级有关部门做好政务类移动客户端支持互联网协议第6版工作。巩固政府网站集约化和政务新媒体矩阵建设成果,及时准确传递党和政府权威声音。规范高效办理“我为政府网站找错”平台网民留言。
12. 扎实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持续深化标准目录与业务系统的整合,强化政务公开专区建设,推动办事服务“快递式”公开。及时公开涉农补贴申报信息,同时汇总当年面向农村的各类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实际发放结果,年底前将发放结果以村为单位通过村务公开栏公开,公开期满相关材料留存村委会供村民查询。适应基层群众信息获取习惯和现实条件,着力加强电话解答、现场解答等政策咨询渠道建设,推动政务公开与村(居)务公开的协调联动。
五、强化指导监督抓好工作落实
13. 严格落实主体责任。推动落实信息发布、政策解读和政务舆情回应主体责任。各单位在对外发布信息前要严格落实审核机制,充分评估各种影响,做好解读工作,主动解疑释惑,积极引导舆论,有效管理预期,避免发生误解误读。要加强全过程监管,坚决杜绝信息发布内容不当、错别字等现象。要加强政务舆情监测和风险研判,前瞻性做好引导工作,更好回应社会公众关切,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14. 有效改进工作作风。各单位要完善政务公开协调联络工作机制,指导协调和督促各内部机构按要求及时公开政务信息。严格落实上级有关地市级以下政府不再开展政务公开第三方评估的相关要求,下级单位不得与上级单位委托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开展政务公开咨询、培训、外包等业务合作。
15. 认真落实工作举措。各有关单位要细化任务要求,逐项推动落实。对上一年度工作要点落实情况开展“回头看”,未完成的要及时整改。要将本要点落实情况纳入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予以公开,接受社会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