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支持IPv6
  • 欢迎访问六合区人民政府网站!
索 引 号:    742397932/2024-16200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组配分类:    重点工作 体裁分类:    公告
发布机构:    六合区农业农村局 生成日期:    2024-03-05
生效日期:     废止日期:    
信息名称:    南京市六合区农业农村局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文  号:     关 键 词:    法治;报告;工作报告
内容概览:    
在线链接地址:    
文件下载:  

南京市六合区农业农村局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2023年,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我局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切实强化法治建设,较好完成年度重点目标。按《关于报送和发布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的通知》要求,现就有关工作报告如下。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1.健全完善党对法治工作统一领导,积极构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机制。一是强化联合执法,巩固生态文明建设。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持续抓好长江“十年禁渔”,印发全区护渔员队伍考核管理工作通知、重点水域禁捕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等。强化禁渔执法和巡查力度,全年查处涉渔行政违法案件130余件。与公安部门联合巡查20余次,举行两省三县滁河流域渔政执法和两市三区(市)长江交界水域联合执法巡查,强化“人、技”同防,新建长江岸线禁渔电子围栏等项目,有效震慑各类非法涉渔行为。强化“两法衔接”机制,移交涉农刑事案件线索。守住农产品质量安全底线,强化“检”“打”联动。二是强化督导考评,加强法治队伍建设。邀请市、区司法局相关领导和行政执法监督员,开展农业行政执法督导活动,着力强化水生和陆生野生动物保护,以点带面,不断提高农业农村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规范查处各类行政处罚案件200多件,罚没收入22万余元。三是强化培训对接,保障民生建设。认真迎接全区重点民生领域专项执法监督,被查执法案卷获充分肯定。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开展规模化执法培训3次,专业化开展3轮农资执法专项行动,立案查处种子、农药案件10余件。积极配合开展基层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主动对接服务街镇,组织开展全区涉农赋权事项培训对接会。严格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开展局行政执法主体和人员相关信息录入,规范信息公开,强化群众监督。

2.充分发挥法治固本强基利民作用,积极构建服务型政府高效服务机制。一是审批服务便民化水平不断提高。不断探索优化林木采伐申请流程,巩固“一窗受理”“一网通办”改革成果,积极报送“一网通办”工作案例。经综合窗口协调办理各类农业行政许可事项117件、各类咨询530余件。落实省厅“四服务四落实”活动实施方案,积极做好对接服务,借助省、市政务服务资源进一步畅通服务通道,提升服务质效。二是“互联网+监管”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完善监管事项清单,加快事项覆盖,不断提升覆盖率,我局46项监管事项,监管覆盖率达100%,受上级委托配合完成1项省级监管事项的监管覆盖工作。三是公共信用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对省市场监管信息平台推送的相关主体进行认领,牵头参加“双随机”抽查任务13项。向市区两级统一公共归集和服务平台归集各类信息679条,入库率均为100%。我局行政监管信息公示量继续保持前列。

3.持续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积极构建权力阳光运行机制。一是进一步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梳理确认权力事项及审批事项,动态调整权责清单。按要求深入落实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确认涉及我局的8项。在农业行政许可领域积极探索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的应用场景1项,指导区内农业经营主体申请许可的材料规范受理,创新服务助推该项省农业产业重点项目尽快投产。积极配合省、市、区政务平台建设,深度应用省农业农村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系统,已发放规范电子证照多张,树立法治政府高效便捷形象。二是进一步规范行政决策程序。认真做好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坚持完善法律顾问制度,积极协调局法律顾问参与起草规章草案、制定规范性文件、开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等涉法事务,充分发挥专业法律人才对系统推进依法决策等的支持作用,今年以来法律顾问团队已参与重大决策、风险评估、经济合同审查等79件。三是尊重法律权威,不断强化法治基础建设。积极配合行政复议体制改革,不断提高行政执法的规范化水平,荣获全市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优秀案卷各1卷。依法依规妥处各类农林业行政案件,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案件2宗,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100%。

4.全面加快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共同构建农业农村领域社会治理法治化机制。一是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认真落实“八五”普法规划,突出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和民法典以及重点涉农法律法规。印发农业生产主体一封信、告知书1000多份,印制农机安全警示标志1万余份。会同街道、多部门开展我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两周年暨农业综合执法普法宣传活动,联合开展巡江和广场宣教活动。创新举措加以落实,结合湿地修复为企业妥善办理相关行政许可。二是着力提升全民法治素养。利用执法人员培训等活动弘扬宪法精神,开展农民工普法等活动。积极参与全区庆祝第十个“国家宪法日”广场宣传活动,结合群众关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种子法等内容设展,有效推动“宪法进农村”。积极参加全区315广场宣传活动,以案说法启迪群众。开展2023年中国公平竞争政策宣传周活动,利用“六合农业”公众号宣传“专家说法”,当好全区公平竞争审查改革首批试点单位。切实做好法治民生实事,邀请法律专家教授精准普法,力促法学理论一线孵化,有序开展“法润苏农”小程序推广应用,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训取得实效。三是不断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积极做好开展全区“八五”普法规划中期评估验收的阶段性工作,在平山林场积极打造法治文化宣传阵地,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及时更新内容、拓展内涵。联合省高院、市中院、玄武区法院和区法院、检察院等多家单位在平山林场打造江苏珍稀植物司法保护基地,已栽植国家一级、二级重点保护等各类濒危野生植物达366株,建成融多功能为一体的普法阵地。

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履职情况

1.强化法治思维,加强理论建设。建立健全局党委中心组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常态化机制,局党政主要负责人领学,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并用以指导“三农”工作实践,不断提升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成立局行政调解委员会,党政主要负责人任主任,对相关法定事项的行政调解进行专业指导,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2.强化规划引领,加强制度建设。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关于法治建设决策部署,局党政主要负责人召开局党委会和局长办公会集体研究法治建设工作,切实加强党对系统法治建设的领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研究制订局内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应知应会重点涉农法律法规清单,认真组织参加法治六合建设“一规划两方案”中期评估网络问卷调查。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等重点涉农法规,创新实行“五挂钩”联系服务制度,鼓励引导农技推广专业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服务指导,以制度建设推动法治实践。

3.强化责任落实,加强示范创建。认真对照落实局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系统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清单,确保实现局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全覆盖。积极配合做好全省法治建设满意度调查工作,确保我区在第三批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中交出满意答卷。不断强化执法人员培训,切实提高局行政人员依法行政素养,坚持和完善公职律师制度,鼓励引导法治争先进位,在全省农业农村政务服务法规知识竞赛中我局2人获得个人优胜奖。

三、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全局法治建设虽取得一定成效,但对标先进,还有短板。一是公职律师制度虽已建立,但迫切需要充实适宜的公职律师。二是农业执法队伍存在人员结构老化、装备老化等倾向,离“全能型”农业综合执法要求有差距。三是农业行政综合执法体系改革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提出了新挑战。

四、2024年主要安排

2024年,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国家和省市区法治建设部署要求,围绕重点工作和年度目标任务,进一步压紧压实责任,细化工作清单,落实工作举措,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法治保障,服务“强富美高”新六合和新时代“鱼米之乡”建设大局,共同推动法治六合建设再上新水平。

1.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切实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组织系统上下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通过多种方式,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活动。在平山林场争创市级法治文化宣传教育基地,超前为“八五”普法中后期实地评估夯实基础。通过送法下乡服务群众,加大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不断提升示范户覆盖面和扎实度,引领推动培育工作走深走实。引导扩大涉农企业建立法律顾问制度覆盖面。

2.进一步提高法治宣传教育水平。对照全区2024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联动宣传事项等清单,制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三书一单”制度。认真开展“谁执法谁普法”年度履职评议,推动落实普法责任制。对标年度依法行政工作要点和普法计划,结合重要节点,组织开展多形式宣传活动,强化协同联动,结合农资打假、平安农机创建、长江禁渔联合执法等,提升普法质效。开展农业企业行政合规指导工作。

3.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深入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按要求做好执法证件换发等,不断加大规范执法培训力度,进一步厘清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内部职责分工,打造专业化执法队伍。妥善推进街镇赋权涉农事项业务指导工作,强化跨部门、跨区域联合执法,加大“十年禁渔”、农产品治违控残三年行动等执法力度。不断提高执法办案和案卷整理水平。强化多系统运用进一步强化监管,深化“放管服”改革,用好省市区政务服务平台,不断提高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应用水平,完善行政执法“三项清单”,依法进一步优化农业农村法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