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六合区人民政府
www.njlh.gov.cn
索 引 号: | 742397932/2024-48667 | 主题分类: | 其他 |
组配分类: | 新闻发布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六合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生成日期: | 2024-06-07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
信息名称: | “智”造六合,上“新”! | ||
文 号: | 关 键 词: | 智能;制造;研发 | |
内容概览: | |||
在线链接地址: | |||
文件下载: |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智能制造装备正是制造业发展之“器”。成功研发煤矿井下输送机巡检机器人精准安控系统、为国产大飞机C919开发生产机翼与机身的定位器、参与研发生产全球首套年产2万吨撬装绿氨装置……作为六合“3+1”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之一,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现有规模以上企业89家,这批具有生态主导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在自身不断寻求突破和地方长远谋划全力赋能的双重支撑下,纷纷大展拳脚、拔节成长。
六合以产业集群领航企业为龙头、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专精特新企业为支撑的发展矩阵逐步形成可以预见的是“智造之花”将在棠邑大地上处处盛放。
“新园”赋新能,全方位叠加效应日益凸显。说到六合智能制造装备,就不得不提六合的数控机床产业。历经23年发展,南京六合(台商)数控机床产业园现有数控机床及配套企业116家,其中规模企业42家,高新技术企业24家,生产机床整机企业10家,核心企业拥有200多项专利技术,一条模具—铸造—机加工—热处理—机床整机等上下游配套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已经形成。
2022年年底,六合区启动了南京高端数控机床产业链集聚提升项目建设。一期总建筑面积12.4万平方米的南京高端数控机床产业园已于今年4月建设完成,几乎同一时间,两岸(六合)数控机床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在此揭牌,这是两岸企业家峰会智能制造及装备产业合作推进小组在数控机床产业合作领域授牌的全国首个示范园区,六合由此收获一张产业强区“新名片”。
“现在我们的3间新厂房一字排开,开阔明亮、布局合理,再加上有‘国’字头的园区背书,客户来验厂时都十分满意。”南京速锋数控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谭印书说道。南京速锋数控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可提供成套解决方案的高端数控装备制造企业。作为“新园”的首批住户,谭印书感受颇深,“为了反哺园区,我们投资800万元建了一个公用检测平台,降低企业检测成本,这能让园区聚能、增能、赋能的效应得到更好发挥。”
围绕“扩增量”“优存量”,在六合区产业强区办的统筹下,智能制造装备工作专班联同相关部门及属地同步发力,协同抓紧抓好高端数控机床产业园招商工作,同时支持本土企业特别是老牌企业增资扩产、转型升级,眼下林德光电、大量数控、木野机械等8个智能制造装备项目均取得了阶段性进展。这批项目待建成投用后,六合的数控机床产业发展有望再度迈上新台阶。
寻求新突破,勇做自我迭代“领头羊”。要成为行业标杆就必须拥有自我迭代的机制,其中新质生产力的支撑是关键。在今年年初公布的2023年度市级重大科技专项(综合类)项目立项名单中,马鞍街道南京双京电器集团有限公司的“煤矿井下输送机巡检机器人精准安控系统的研发”项目成为六合区首次获批的两个市级重大科技专项之一,其填补了国内矿井防爆轨道式巡检机器人功能的多项空白。
南京双京电器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国辉:“这次获奖得到的专项支持金额有500万元,据我所知,是马鞍街道乃至全区这几年里获批支持力度最大的市级科技项目。这笔资金未来将继续投入到巡检机器人的后续生产中,只有在创新上不遗余力,才能始终保有核心竞争力。”
落户于横梁街道的南京大劲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和双京电器关于创新的看法不谋而合。走进大劲公司的生产车间,可以看见新厂房已经全面进入试生产状态,多台智能化设备均在有序运转。搬迁后,大劲公司投入1500万购置了进口精密CNC加工中心等国际一线品牌的智能制造设备,并不断优化自有数据库,完整实现制造工艺、采购库存、产品质量、部门协调等信息系统化管理,生产效率得到明显提高。
在企业努力向新而行的征途中,智能制造装备工作专班牵头整合专项支持政策包,围绕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企业培育、场景开发等方面,实现惠企政策“即申即办”“免申即享”,确保企业应享尽享,用实际行动当好企业的坚实靠山。
布局新领域,主动掘金“新增长板”。“我们和远景能源共同研发的全球首套年产2万吨撬装绿氨示范装置已经在内蒙古赤峰的零碳产业园成功投产,目前进入运行阶段。该绿氨示范装置顺利投产后,远景集团在赤峰152万吨/年零碳氢氨项目一期工程已进入实施推进阶段。”南京国昌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超伟说道。国昌和远景科技集团共同自主开发的零碳绿氨柔性合成技术及专有设备在国内首个零碳产业园实现工业应用后,意味着绿氢这个“新石油”大规模产业化发展将迎来巨大突破。
回顾国昌在化工领域的26年创业史,虽几经波折,但脚跟却越站越稳。近几年更是在国内大型合成氨装置市场中占据了半壁江山,在守牢优势领域的同时,积极挖掘新能源领域新增长点,提前数年进行技术储备,不仅合作订单越来越优质,截至今年4月产值较去年同期实现翻番。
解开疙瘩绳自直。在张超伟看来,成绩背后,靠的是“思路对了”。传统产业与新质生产力并非对立关系,思路对了,传统行业也能在创新技术的催化下“再发新芽”。在六合,还有不少和国昌一样的传统企业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新”路上阔步前行。
为解开企业发展中的思想疙瘩,六合持续发挥专班作用,依托区内外研究机构、金融投资和智库力量,分产业组建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每半年召开一次工作会议,从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和薄弱环节出发,开展重大问题和政策研究,提出高质量的咨询意见,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现阶段是节点,也是新起点,六合将从“企业、产业、产业链、产业生态”四个着力点入手,为推进“2442”整体发展布局,实现“两个千亿”目标,向新借力、全速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