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六合区人民政府
www.njlh.gov.cn
索 引 号: | 742397932/2025-04634 | 主题分类: | 其他 |
组配分类: | 建议提案办理报告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六合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生成日期: | 2025-01-21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
信息名称: | 关于六合区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以来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汇报 | ||
文 号: | 关 键 词: | 人大代表建议 | |
内容概览: | |||
在线链接地址: | |||
文件下载: | |||
区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以来,人大代表建议办理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区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以来,区政府共承办人大代表建议174件,涉及承办单位48家。经过各承办单位共同努力,所有建议均按规范要求、时间节点办结并答复代表,实现按时办复率、沟通协商率、代表满意率三个100%。
从建议内容看,这些建议紧扣高质量发展议题,内容涵盖交通与城市建设、“三农”、教育医疗、产业升级等重点经济与社会民生领域,充分体现了人大代表对政府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从承办数量看,超过10件的部门有11家,排名前5位的分别为区农业农村局、交通局、教育局、规资分局、公安分局。
从办理结果看,A类建议142件,占比81.61%;B类建议30件,占比17.24%;C类建议2件,占比1.15%。
(一)已解决或被采纳的A类建议142件,占比81.61%
各承办单位结合工作实际,精心组织、及时办理。如,围绕胡定超代表提出的“重新认定农民建房面积的建议”,区规资分局及时回应群众关切,依据上级相关政策,广泛听取各街镇及相关部门意见,召开专题座谈会征求人大代表意见。在此基础上,对《南京市六合区农村村民建房管理办法》修订,通过优化调整建房人口计算方式、宅基地及房屋建筑面积标准等具体条款,有效保障村民的合理居住需求。
(二)正在解决或列入计划逐步解决的B类建议30件,占比17.24%
这类建议涉及面较广、办理周期较长,短期内解决有一定难度,各承办单位围绕问题症结,制定计划逐步解决。如,围绕郝同红、曾婷婷代表提出的“推进天然气进村入户的建议”,目前,正按照市政府安心用气工程要求,全力推进瓶装液化气向天然气转换,针对用户情况制定“一片区一方案”,以横梁、龙袍街道部分片区为试点。下一步,将坚持民用优先,加快实现“镇镇通、村村通、户户通”。
(三)因目前条件所限暂时难以解决、作出解释的C类建议2件,占比1.15%
此类建议因受政策、资金或其他客观条件制约,暂时难以落实解决。如,围绕戴秀华代表提出的“六合大道龙池路西公交站台改造设计的建议”,区交通局立即开展调研,该站台紧邻六合大道与龙池路十字交叉道口及金都悦园小区,且周边燃气、强电、路灯等综合管线复杂,管养单位为市交通运输局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改造难度较大。考虑该站台服务16条公交线路,日停靠953班次,客流量大,为保障安全,区交通局将督导公交企业严格遵守行车安全规范,减少与社会车辆冲突,保障乘客安全及道路畅通。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区政府及各承办单位紧紧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部署,坚持高位推进、抓好责任落实、强化跟踪督办、聚焦问题解决,全过程做好交、办、复环节有序衔接,不断提升建议办理水平。
(一)坚持强机制、聚合力
高位协调,示范引领。区政府主要领导召开专题会议,亲自部署,全体领导班子成员结合工作分工,率先领办11件人大代表建议,各承办单位严格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合力保障建议办理工作高效有序。
多方协同,齐抓共管。区政府办联合人大代表工委对建议内容进行归类、分析与研究,征求相关单位意见建议,通过“江苏数字人大”平台及时精准将174件建议交办至48家承办单位,并纳入区级机关绩效考核。对于涉及跨部门、职能交织的复杂建议,强化部门协同,共谋解决方案。如,围绕续娜、李强、俞继航、张敏敏等代表提出的“缓解学校周边高峰时段交通拥堵的建议” ,区公安分局、城管局及教育局围绕改善交通安全和秩序开展密切合作。一是完善交通设施,包括在励志学校、六合实验高级中学等校门口安装触摸式信号灯和设置单行道;二是增加停车泊位,力争到2024年底新增至少1000个共享泊位,继续打造地下停车场共享场景;三是加强交通管理,增派警力并实施错峰放学措施;四是城管、公安强化联合执法,有效提升重点校园周边高峰时刻通行效率。
跟进协调,提质增效。区政府办充分发挥组织协调、统筹跟进职责,对遇到的堵点、难点问题主动作为,积极与各承办单位沟通,认真落实“三办”(主办、协办、分办),把好“六关”(政策关、内容关、程序关、格式关、文字关、答复关)。例如,今年3月组织了全区建议提案办理工作专题培训会,市、区相关负责同志现场授课指导,有效提升建议办理能力。
(二)坚持抓统筹、添助力
聚焦社会关切。将建议办理融入重点工作,整合各方资源力量,及时解决一批热点难点问题。如,围绕顾忠代表提出的“进一步加大我区无障碍设施建设力度的建议”,近年来,我区持续推进无障碍设施改造和建设。一是加强现有设施无障碍改造,区建设局已完成先行区及文石公园16项无障碍设施改造;二是加强施工监管,新建设施严格执行无障碍设计规范,确保与主体工程同步;三是提升公共交通无障碍建设,区交通局维修人行道4000平方米、无障碍设施660平方米,配备403辆无障碍公交,设置14处站点;四是加强无障碍设施维护,区城管局在主城区主要道路设置专用泊位,处理非机动车占盲道案件150余件;五是普及无障碍知识,区残联通过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媒体加强宣传,组织宣传活动18场次,成立区无障碍环境建设督导队开展体验式督导17场次,聋人协会开办手语培训班,推动信息无障碍建设。
聚焦以点带面。关注民生需求,聚力办好便民“微实事”,运用好办理成果,举一反三,推动相关领域整体进步。如,以刘玲玲、蒋瑶代表提出的“加强管理电动车进楼入户和充电的建议”为例。区房产局联合公安、消防等部门加大巡查力度,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切实履行安全管理职责,对乱停乱放、堵塞消防通道、乱拉电线等违规行为,坚决予以制止和劝阻;组织开展“敲门入户”和“扫楼”等行动,深入开展入户宣传培训,利用小区宣传栏、LED显示屏等渠道广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完成58个保障性住房小区的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建设工作,新增580个室外充电车棚和超过1.4万个充电位,基本满足居民充电需求。
聚焦以督促效。各承办单位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明确专门科室具体负责建议办理工作的联络、协调和督促,不断提高办理水平,并针对答复中的具体措施,定期开展跟踪问效,做到件件有答复、事事有回音。如,区公安分局围绕周峻、杨振铎、方成等多名代表提出的“加强老头乐车辆管理的建议”,制定《六合区电动三、四轮车综合治理行动实施方案》,由局长总负责,分管副局长具体负责,成立6个工作小组,迅速启动全区电动三、四轮车综合治理行动。自5月20日起,开展常态化整治,组织社区民警、交警会同社区、村干部逐一入村入户,落实电动三、四轮车主“四个一”措施,累计摸排电动三、四轮车15759辆,查扣无牌电动三、四轮车59辆,查处各类违法行为1710起。
(三)坚持优举措、提效力
不断优化完善全过程沟通机制,坚持办前“勤”联系、办中“常”沟通、办后“再”回访沟通机制,争取“最大公约数”。如,围绕景晖、李燕、鲁大顺、付伟平等代表提出的“加快推进我区中小学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建设的建议”,区教育局通过电话联系、见面座谈等方式,积极向代表们反馈建议办理落实情况。近年来,我区高度重视中小学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建设工作,不断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及专业能力培训,坚持实施常态化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工作,继续推进陶老师工作站六合区分站发展工作,持续开展家校共育促进行动,代表们对办理工作表示满意。
三、存在问题和下一步主要工作
总的来看,今年的建议办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如,个别单位承办人员变动频繁导致答复件不够规范、部分承办单位主动性还需进一步提高、有些B类和C类件与人民群众“一步到位”解决问题的期望尚有差距、与代表沟通深度频次还需进一步加强等等。下一步,区政府办将认真分析总结,督促各承办单位切实做好“答题”工作,扎实推动建议办理走深走实,让更多建议“愿景”变为发展“实景”。
一是在工作统筹上下功夫。继续实施领导领办督办制度,推动重点建议高位统筹与谋划,努力实现解决一个问题带动解决一类问题。深化实效为先工作原则,优化完善办理统筹交办、协调解决、跟踪督办、满意度反馈等工作机制,全面提升建议办理质效。
二是在强化服务上下功夫。督促各主办单位深化与人大代表、会办单位的沟通交流,主动接受人大代表、广大群众监督,主动征求代表反馈意见,积极倾听代表想法,邀请人大代表参与重难点件的现场调研,切实提高建议办成率和满意率。
三是在巩固成效上下功夫。督促各承办单位把办理工作重点从“办件”转到“办事”上来,尤其针对部分人大代表集中反映的共性问题、跨年度反复出现的问题以及需要长期跟踪的B类、C类建议,加大督办协调力度,定期开展“回头看”,推动建议办理工作落地见效、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