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六合区人民政府
www.njlh.gov.cn
索 引 号: | 742397932/2025-16076 | 主题分类: | 其他 |
组配分类: | 重点工作 | 体裁分类: | 报告 |
发布机构: | 六合区人民政府马鞍街道办事处 | 生成日期: | 2025-03-11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
信息名称: | 南京市六合区马鞍街道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 ||
文 号: | 关 键 词: | 马鞍;法治建设 | |
内容概览: | |||
在线链接地址: | |||
文件下载: | |||
2024年,马鞍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锚定全区“2442”整体发展布局,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任务。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服务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1.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一是持续推行“法企同行”活动,司法所联合安全办、劳动保障所、企业服务中心等部门,组织律师、法工深入辖区企业40余家,开展“法治体检”,宣讲“订单融资”政策,打造法治营商环境。二是以服务打造最优营商品牌,秉持“将心比心、说话算话”的营商理念,提高服务精度、增强服务质效、落实服务保障,积极打造最优营商品牌。将助企纾困作为现阶段服务企业的“关键点”。充分发挥企业服务托底作用,主动靠前服务,以最务实的举措,尽全力协调解决企业在用地、用工、用能等方面的难题。开展“政企同心 奋楫笃行”企业家座谈会,面对面倾听企业呼声、点对点解决发展问题,努力把企业服务的成效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实效。本年度累计走访企业40余家,为企业解决困难事项20余件。三是抓好抓牢政策机遇,引导企业广泛开展“智改数转”,促进生产力结构进一步优化,提升发展质效。指导维衣锦、领跑梦毛勒等企业成功申报三星级上云,促进城建房桥、平山交通开展智能车间建设。鼓励美华羽绒、欧澳链条等企业开展技术改造,促进制造能力提升。加快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体系建设,开展项目专项指导10余次。本年度培育双京电器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指导金海宁、六煤机械顺利获评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2.深化政府服务改革。一是积极推进“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改革,围绕高频事项最小颗粒单元,研判差别化场景,规范业务办理流程,实现政务服务事项业务前台受理、后台办理的一站式服务模式。二是按照“应进必进、能进必进”原则,持续提升便民服务事项覆盖面,让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不断完善“一站式满意度”应用场景,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三是推动服务细化,主动联系对接安徽省天长市汊涧镇、石梁镇、郑集镇、秦栏镇、新街镇共5个便民服务中心,签订跨省通办合作协议,将跨省通办事项明确到村居一级,实现了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的跨区域办理,减少了群众往返奔波的辛苦,提升群众办事的便利性,实现服务无边界。主动对接南京市民卡有限公司,通过采购三代社保卡智能服务设备,将社保卡公交功能相关业务引进便民服务中心,让老年群体在家门口就能办理市民卡功能升级、扫码充值等业务,解决了市民卡升级难、跑路远的问题,使便民服务事项广度得到进一步拓展,老年群体办事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
(二)统筹依法制规质效并重,持续推进政府工作法治化
1.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管理工作。常态化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确保规范性文件的有效性和合法性。对《马鞍街道设施农用地会办制度》《马鞍街道门前三包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等5个政策文件进行法制审核,不存在不公平对待企业的情形。
2.加强政府立法民意征集工作。充分发挥街道立法联系点作用,拓宽立法群众参与渠道,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3.健全与完善党工委重大事项决策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群众参与、多方监督、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坚决执行民主集中制,建立决策调研、咨询、公示等制度,确保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决策事项,均请有关专家进行论证或采取多种形式听取群众意见。
(三)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提升行政执法质量
1.加大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力度。深入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严格按照《马鞍街道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全过程记录制度以及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工作方案》(六马办发〔2021〕122号)“三项制度”规定的程序规范执法,办结了3起市容环卫责任人不履行市容环卫责任案件和第一起农业农村领域的行政处罚案件。
2.提升行政执法队伍业务能力和水平。组织行政执法人员、近三年新入职公务人员参与法律知识学习培训23人次,街道执法大队人员积极参与全区行政复议应诉业务培训会、全区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和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强化行政执法能力建设培训会。通过学习培训,进一步加强公职人员法律素养和职业责任感,提升依法办事能力和水平。
3.持续推进企业法律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市、区委、区政府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求,推进企业法律指导工作。秉持“服务至上、法治先行”的理念,致力于为企业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和支持。自开展企业法律指导工作以来,马鞍街道综合行政检查执法大队已累计下发企业法律指导书260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四)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更好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1.预防处置突发事件。一是加强工贸企业安全监管。重点围绕“厂中厂”、粉尘涉爆、劳动密集型和高温熔融企业等方面专项治理作出细化部署安排。截至目前已组织重点生产经营单位开展“开工第一课”、警示教育等各类培训四场,参加人数200余人;开展企业分级分类专项检查73家次。二是深化小区安全治理。一体化工作站联合物管办、消防、公安、相关社区等多部门开展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对辖区内共11个居民住宅小区进行了排查整治,截至目前已“敲门入户”发放消防宣传一封信15314封。三是推进宁企赋能持续开展。研究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入开展“宁企赋能”倡议行动的通知》,持续深入开展“宁企赋能”行动,截至目前,已发放加强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管理的倡议书1400余份,摸排推进20余家单位安装电动自行车充电场所及设施。四是提升消防安全水平。保持火灾发生率持续下降,落实经费保障,全年未发生火灾亡人事故。强化九小场所安全管理,采取“大排查、大整治、大宣传、大培训、大练兵”行动,共检查九小场所1600余家。
2.持续深化行政应诉工作。规范和加强行政应诉工作,加强街道办事处负责人出庭应诉,进一步提升负责人出庭应诉质效。截至目前,马鞍街道办事处领导出庭应诉案件6件,行政领导出庭应诉率达100%。
3.深化公共法律服务工作。进一步完善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和村居司法行政服务站建设,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集法律援助、法律咨询、矛盾调解、信访接待、立法意见征求、远程公证、远程会见于一体的窗口。为群众提供更方便更快捷更全面的司法行政服务。今年以来,答复群众法律咨询300余人次。
4.多元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着力构建多方参与、协调联动、信息共享、优势互补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职能优势,实行“公调”“诉调”“访调”“网调”无缝对接,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吸附在当地、消除在萌芽状态。建立定期推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坚持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街”,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压降信访案件。截至目前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650件,没有一件因调处不当或不及时引发民转刑或群体性上访激化案件,实现了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矛盾不上交。
5.扎实开展信访积案化解工作。针对信访诉求“类别”,按照“三到位一处理”的信访工作原则,从受理、办结到答复反馈,件件得到有效落实,耐心、细心、用心、诚心去解决群众反映的信访问题,在化解积案基础上做好重点群体、重点人员稳管工作,确保街道社会安全稳定。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1.部分工作人员法治意识仍需提高。虽然经过一系列法治培训,街道工作人员的整体法治意识有了较大提升,但仍有部分工作人员对法律法规的理解不够深入,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加强。
2.法治人才短缺。专业法治人才不足,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法治服务需求。
3.公众参与度有待提升。在一些决策过程中,虽然有征求意见环节,但公众参与积极性不高。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1.加强领导,统筹规划。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街道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法治建设工作,明确各部门在法治建设中的职责,确保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2.带头学法,模范用法。健全并落实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制度,定期组织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及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提升自身的法治素养和依法决策能力。在决策过程中,严格遵循法定程序,确保决策的合法性和科学性。
3.监督检查,落实责任。党政主要负责人定期对各部门法治建设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对工作不力的部门进行督促整改,确保法治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四、下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1.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强自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新成效。
2.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实效,贯彻落实省、市、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求,协调推进领导干部带头学法、依法决策、年终述法等工作,不断提高干部职工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改革发展的能力。
3.深化法治体系建设,强化法治宣传阵地建设,积极策划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不断完善法治建设体系,促进公正文明执法。
4.提升行政执法水平,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能力提升,确保执法行为严格规范公正文明。
5.持续推进依法治理,进一步加强对行政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规范行政行为。持续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及时回应群众的法律诉求,不断提升街道法治政府建设水平,为居民创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