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六合区人民政府
www.njlh.gov.cn
索 引 号: | 742397932/2025-49707 | 主题分类: | 卫健、妇女儿童、体育 |
组配分类: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六合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 生成日期: | 2025-07-22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
信息名称: | 对区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0154号提案的答复 | ||
文 号: | 关 键 词: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层医疗;工作室;中医;基层社区;人民医院;医疗卫生;卫生机构;六合区;返聘 | |
内容概览: | |||
在线链接地址: | |||
文件下载: | |||
陈宝山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全区公办非营利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有1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1个村卫生室(卫生服务站),截至2024年底,卫生人员总数1544名,其中硕士6人,本科710人,专科354人;卫生人员中正高34人,副高172人,中级职称329人;111个村卫生室(卫生服务站),聘用乡村医生380名,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连续、综合、便捷、有效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目前,全区开放家庭医生工作室34个,签约服务团队185个,2024年家庭医生全人群签约275593人,重点人群签约223694人。
近几年来,我委深入推动综合医改,促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大基层人才培养力度,优化人员编制
一是优化部分单位编制。目前,15家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核定编制850名,每万常住人口配备13.43名。15家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编外人员256人,核增编外护士50名,目前编外员额306名。2024年,为进一步优化编制资源,区卫健委从系统内部调整优化,调剂10个编制分别到棠城、龙池两家单位。
二是增加高级岗位称职比例。2024年9月,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关于转发省卫生健康委、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开展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定向设岗、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的通知〉的通知》(宁卫人事﹝2021﹞8号)文件精神,开展“三定向”工作,高级岗位按专业技术人员的30%比例设置。
三是放宽招聘条件。在开考比例上,对紧缺急需的医学类专业人才招聘,采取放宽开考比例方式进行公开招聘,如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紧缺岗位的影像医师开考比例放宽至1:1。在学历层次上,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学历起点放宽至大专及以上。
四是加大退休人员返聘力度。出台《六合区卫健委所属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返聘管理办法》,规范退休人员返聘,吸引部分高级职称退休卫技人员参加返聘,继续发挥专业技术特长,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能力,满足广大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
二、深入推进医共体建设,创新医疗服务模式
一是加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六合区以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为牵头医院,以区妇幼保健院、区精神病医院为协作单位,联合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1+10、1+5模式组建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并实现远程心电诊断、影像诊断中心共享服务和器械集中消供、云中药房服务。
二是派驻临床医师下沉连续服务。以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为牵头医院选派15名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人员开展下基层连续服务6个月以上。目前在基层开展日常工作,并挂职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副主任,参与临床管理。
三是开设基层专家门诊、名医工作室。今年区人民医院共有51名专家下基层定期开展专家门诊。区人民医院在基层医疗机构开设名医工作室12个,主要有林伏庆骨科工作室(马集)、费春明消化科工作室(东沟、金牛湖)、张洁内分泌工作室(横梁)、马睿中医工作室(雄州)等。区中医院开设15个名中医工作室。
四是推行“互联网+医疗健康”模式。不断完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2024年成功通过江苏省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分级评价四级测评。依托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目前区内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实现居民健康档案及医院诊疗病历的互通共享,实现影像数据和检验数据在省内的跨院共享,避免患者重复检查。以区人民医院护理牵头成立区域护理联盟,积极推进“互联网+护理”服务,目前已有7家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护理”,好评率100%。
五是加强中医重点学科建设。依托区中医院(省中医院江北院区)建立区域共享中药房,为基层提供省中医院同质中药和药事服务,同时搭建智慧中医辅助系统,提高了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工作者的诊疗水平。
三、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完善基层设施设备配置
一是改善基层服务环境。目前各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布局已覆盖区内所有街镇的所有基层社区(村),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15分钟健康服务圈”。同时,针对部分基层单位业务用房老旧、面积不足等问题,积极推动房屋维修、原地改扩建及异地新建工作,目前竹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急诊综合楼及棠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址正在作内部装修准备;六合经济开发区沿河医院和冶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项目正持续推进。
二是加大设备投入经费。2023年度,六合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备配套经费为50万元,2024年区财政对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设备购置给予预算安排,其中设备购置预算230万元,实际支出212.2万元,同比增长324%,使得基层设备不断完善。
三是积极组织创建工作。2024年度,完成并通过了市级特色科室创建4个,我区共创建20个市级特色科室;建成2个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相关功能中心并通过省级验收;完成并通过3家甲级村卫生室创建、4家慢病筛查工作站;金牛湖、东沟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并通过老年友善医疗机构省级评审;新增“优质服务基层行国家推荐标准”6家,全区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国家推荐标准的有11家,占比73.3%,已超过全市65%的平均水平,基层医疗服务保障能力有所提升。
下一步,我委继续以推进医共体建设为抓手,不断创新医疗服务模式,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为目标,加大基层人才队伍培养和壮大,优化岗位编制,推动全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南京市六合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5年6月11日